当前位置:首页 > 百科 >正文

大厂反腐 :“用老鼠查老鼠”

2025-07-04 01:17:24 127百科

2025年6月10日,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的电子数据审查室一瞥。(南方周末记者韩谦/图)

大厂反腐:“用老鼠查老鼠”

2025年6月17日 ,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来了10家电商平台的监察部门人员 。把他们聚集在一块 ,是众汇官方网站为了次日的“618”买东西节做准备。

那些让支出者期待的支出券和补贴,在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孙鹏眼里,却可能是“滋生腐败和诈骗的温床” 。他所在部门办理的案件中 ,就曾有过电商运营平台主管虚拟业务的员工,通过第三方公司“刷单”虚构大量交易 ,骗取了150多万元补贴。

也因此 ,在买东西节开展前,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提早向电商平台发放风险提示函,对关键岗位和关键活动审查流程,众汇官网提早梳理出需要留意的运维漏洞 。

孙鹏所在部门长期应对商业腐败案件 ,他注意到了变动 :案件多发领域从旧有领域逐渐向网络 、人工智慧、电商平台等高新科创领域转向,案件比例大约是四分之三 。

另据曝光数据,2024年,腾讯反舞弊调查部共发现并查处触犯“腾讯高压线”案件百余起,二十余人被移送公安机关 ,新增永不协作的商户35家;字节跳动共辞退违规员工353人 ,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39人 。

在孙鹏看来 ,这一动向的变动,一个关键原因就是“网络领域过去推动得太快了”,制度化和权力监管存在滞后 ,领域规则还需进一步明晰 ,更容易引发腐败 。

审计监察人员联盟秘书长龚成也注意到 ,领域里的TMGM外汇开户人才正从房地产领域转向网络领域 ,这种动向与领域推动正有关 。

网络大厂陆续曝光通报公司内部的反腐败进展 ,也让民企反腐这个议题  ,逐渐为公众所知悉。一名外企监察部门从业者向南方周末记者感慨 ,网络公司的反腐通告,让他们的工作越来越卷  ,KPI的要求也变高了,“他们发一个 ,我们领导一看到就会督促我们出成绩 。”

“小官巨贪”

利用数据权限牟利的 ,郭某某不是个例 。

央视曾报导过一个案例:王某是杭州一家电商平台的基层运营人员,主管家具类官方旗舰店入驻的审批 。商家提交店铺申请后,他具有第一道把关的初审权  。在王某手中,这项权限成了上亿元的买卖 。

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在侦办时发现了王某组建的“产业链”:他拉拢亲朋好友招募中间人 ,组建起一支“中介”网络,四处搜寻有入驻需求的家具类商家 ,将审批权明码标价,一家店铺收取15万至20万元费用。 

截至被查,已经有四百多家商户通过王某以不正当手段获得了审批,涉案金额总计1.3亿元 ,王某本人非法获利超过9200万元。这个案例成了商业腐败中“小官巨贪”的典型案例。

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汇总了2020年至2024年办理的千余件商业腐败案件发现 ,犯罪人员总体呈基层化、年轻化、高学历的特点 。审查起诉的EX外汇开户871名犯罪嫌疑人中 ,总监级别及以上的只占比17.1%;犯罪时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的共有642人,占比73.7%;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  ,占比61.4% 。

中山大学运维学院教授林斌等人注意到,贪腐者还存在“29岁状况” 。万科 、阿里、碧桂园等公司和中山大学等机构在2015年发起成立公司反舞弊联盟 。林斌根据联盟在2021年向504家


(编辑:Wetrade民意通道)